陈达夫教授

  陈达夫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陈达夫,原名大泗,西昌县马水河人,生于1906年12月30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祖父陈介卿,父陈级生,皆为西昌名医。

  陈达夫在青少年时期,就十分憧憬《礼记·大同篇》描述的那种大同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又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论”为座右铭,全心全意,救死扶伤,从不谋一己私心私利,即使“文革”时期,一如既往,济世活人之志不移,概不私收诊金,深为群众所爱。当他读了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序》后,深为张仲景忘躯徇物的献身精神所感动,立志岐黄,医病扶民。这一志向,正是他的祖父和父亲所期许的。在1922年至1925年的4年时间里,他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一面读书,一面临床。祖父和父亲的教诲使他懂得:为医性命攸关,绝非儿戏,重要的是精通医理。而精通医理,首在基础,即内科学问。眼科学理也是在内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到治疗上,都不能脱离内科。因此,他先后读完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东医宝鉴》、《目经大成》等大量医书,掌握了中医理论的基本功,为他一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在许多医家中,陈达夫又十分钦佩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王清任为了解人体脏腑的构造,不避臭秽,多次到荒野废墓去观察暴露的尸体。陈达夫为了解人体眼球的结构,常常买回猪、牛眼睛解剖观察,反复琢磨,同时,一有机会,便阅读一些西医书籍,以补中医书之不足。陈达夫后回忆道,他这种“从来读书,总喜欢在书本以外去研究,不一定尽为书卷所束缚”的治学方法,是他获得成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933年,陈达夫正式在西昌开业行医,专攻眼科。他既受家传,又善博采众长,融会古今,临床效果很好,许多疑难眼疾,经他治疗,均妙手回春。历时20余年,名噪西川。1956年陈达夫被荐调至成都中医学院,1957年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陈达夫任眼科主任。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疑难眼病,同时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西医知识,为他系统地进行中医眼科学的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62年,陈达夫写成学术论文《中西串通眼球内容观察论》。他用《内经》理论作指导,并经反复临床验证,第一次在眼科理论上提出的新的见解——即西医学的眼球组织结构与中医学六经分属,具有共通的相应和对照关系。这一创见,为眼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作出了重大贡献。1977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的一篇报导:“热心中西医结合的眼科专家陈达夫”,对陈老医德、医术和学术贡献,评价很高。陈老名声四播,省内外前来求治眼科难疾的患者络绎不绝,在四道街原附院内陈老寓所,经常候满各地的病人。同年陈达夫完成了祖传中医眼科诊断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总结整理,首创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用于眼科,著成《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一书。该书认为,六经证治是祖国医学中最早最完善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对公元二世纪以前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的总结。陈达夫将此法移于眼科,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眼疾分类的纲领,体例亦遵循《伤寒论》。主证首列眼证,结合全身症象,从六经经络的表现,从仲景的六经方证,从伤寒的病理以及患者自视异常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辨证论治。该书突破了历代中医眼科以症名的框范,体现了中医学的两大基本观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檢,同时发展了中医眼科“五轮八廓”学说,在学术上是一大创新。对眼科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一大贡献。1978年,《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次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陈达夫多年运用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的成效,许多很难治的眼疾,如肝风失明(视神经萎缩)、炸伤失明、眼球外突、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视网膜剥离等,经他治疗,都不同程度的恢复了视力。他还同西医一起,合作完成了四川省第一例针拨白内障术,为针拨术的成功开展作出了贡献。他还通过教学、培训和学术观摩交流,为四川和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眼科人才。陈达夫的医疗实践和学术思想,不仅为成都中医学院眼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全国许多中医眼科同道中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形成中国中医眼科学术上的新流派。1978年2月,陈达夫被授予中国第一批中医药教授职称,担任成都中医学院眼科硕士导师。1979年,他相继出席了全国和四川省科学大会。他还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大代表等职。1979年3月30日,陈老因肺癌医治无效,于学院附属医院逝世,终年七十四岁。他的未竞之作有《眼科中西医结合津梁篇》。